第二章 陈列设计与制作步骤
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布展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程序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而且其运转有自己内在的客观规律。一个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布展工程的科学程序宜为:选题研究→工程立项→内容设计→建筑空间规划→形式设计→工程委托与招标→制作与施工→布展→监理→决算→验收→审计→评估。
第三章 陈列总体研究与设计 ***节 陈列工作的程序
麦艺蜡像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对陈列设计进行了科学系统、详尽明晰的归纳和说明。“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
陈列工作的程序如下: 1.总体研究与设计。 2.内容设计
3.形式设计(艺术设计)。
第二节 总体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总体设计主体是由“馆长或主管业务的副馆长、展览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从事内容和艺术形式研究的专家共同组成”。其总体研究设计组(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4
(1)研究并确定陈列的主题,提出基本内容和陈列艺术风格的基本要求;
(2)审定陈列大纲和陈列内容设计方案;
(3)审定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方案和平面设计图、立面设计图;
麦艺蜡像
(4)研究并确定陈列重点场面的文物组合和展览艺术形象;
(5)确定陈列整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6)解决陈列内容和形式的总体统一平衡问题;
(7)审定辅助陈列的造型艺术项目,创作设计方案和作品;
(8)审定重点的文字说明;
(9)协调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制作、布置等工作以及各业务部门的配合;
(10)陈列布置完毕以后进行审查,并决定必要的调整和修改,直到***馆长或上级***机关批准开幕。
第四章 陈列的内容研究与设计
按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说法:陈列设计应为内容研究与形式设计两大任务。形式设计取决于内容编辑,是内容编辑的形式化。
陈列内容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陈列主题所要表现的有关学科内容,
麦艺蜡像
一是表现陈列主题所需要的文物、标本以及其他展品。
陈列内容设计方案,即陈列大纲和陈列计划。
***节 陈列大纲
陈列大纲,即陈列主题框架。是主题条目按逻辑关系、时间顺序、地域方位具体排列穿插使其成一个形象的剧本的过程。
在陈列大纲中,单元是基本环节。单元下可分若干组,必要时下面还可再分小组。一般可有二至三个层次,***多不超过四个层次。由若干单元组成完整的陈列体系。
展览基本结构可以是以递进关系为主,也可以是以并列关系为主,或是经纬结合。
例:
《中国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陈列大纲 主题思想(从略) 一 陶范法铸造技术
1.铜矿的开采
2.铸造青铜器的燃料和器材
麦艺蜡像
3.商周采用陶范法铸造青铜器
4.春秋战国之际陶范铸造技术的更新改进
二 铸造青铜器的合金比例
1.商代青铜器合金比例
2.商到西周兵器合金比例的变化 3.东周兵器合金比例的变化 4.汉唐青铜镜的合金比例 三 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新发展 1.不同硬度的青铜嵌铸兵器 2.钢铁合铸兵器
第二节 陈列方案
陈列方案,是陈列大纲的具体化。要列出全部的陈列品,包括文物标本和辅助展品。
凝练每部分或单元的主题
如武汉市博物馆“武汉历史文化”五大部分的主题是:江汉曙光(史前时代)、商风周韵(夏商周)、军事要津(秦汉魏晋南北朝)、水陆双城(隋唐宋元)、九省通衢(明清至开埠)。
麦艺蜡像
找出每部分内容的重点和亮点
选择和安排展览的素材,研究展品组合
5 展品组合的要素包括文字说明、实物、图片、声像资料、多媒体及其他辅助展品。 注意平面展品与立体展品,实物展示与多媒体展示的结合。
编写展览的文字大纲
按照前言、部分、单元、组和小组以及重点展品说明、结语编写展览的文字大纲。注意文字的精练,一般来说,部分说明宜控制在250个字左右,单元说明控制在150个字左右,组说明控制在80个字左右。
分类并科学安排展览传播的信息
展览文本策划要合理地处理好展览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麦艺蜡像
一般来说,显性信息通常直接在版面上,主要满足普通观众的需要;隐性信息在展览版面背后,主要满足专业观众的需要或再次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的需要。
与形式设计师对话,提示展览的表述
第三节 辅助展品
陈列的辅助材料大致有以下几种:
1.科学性的辅助材料:包括地图、图表、照片、拓片、模型、沙盘等。
2.艺术性的辅助材料:主要是根据陈列内容的需要而创作的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场景、布景箱、幻影成像、半景画、全景画等景观设施等。它主要是艺术品,但又受到科学性较大的约束,不同与一般的艺术创作;它要求艺术构思有科学依据,并且与陈列风格相调和,所以说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体。
幻影成像、声光电合成技术、仿真复原电子多媒体、三维动画、电视墙、灯箱等制作的背景资料。 3.文字说明。陈列的文字说明分为三类:
(1)大小标题(单元标题、组标题、有时还需要有小组标题等); (2)单元说明、组说明,(有时还需要小组说明或展品组合说明); (3)展品说明。展品说明大体上也有三类:
①展品科学性的简要说明,包括名称、时代、出土或采集的时间、地点或来源。例:
三彩釉陶女俑(名称)
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时代)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庭晦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品
②知识性说明,展品的有关知识。例:
龙虎尊 商代
1957年安徽阜南出土
盛酒的器具。分层用合范铸成。造型优美,龙虎人物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安徽省博物馆藏品
③揭示性说明,揭示出展品内涵的社会属性,以及它与主题的联系。例: “盐场”画像砖
东汉
1954年四川成都扬子山出土
图系制造井盐的盐场全景。盐场后有山泽川林以供渔猎。反映了东汉地主“家有盐铁之 利,户有青山之材”的情形。 重庆市博物馆藏品
第五章 陈列艺术设计之“硬件”设计
形式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中性设计。 “硬件”设计——陈列区的室内设计、陈列设备设计
“软件”设计——陈列的组合设计、辅助陈列品设计、现代传媒及音响效果设计
“中性”设计——文物、标本安全保护设计
6
***节 门厅、进厅设计 一.门厅
组织好交通人流
一般设有咨询台、存包处、存衣处、纪念品销售处、供观众休息、交往的坐椅等。
二.进厅
引导观众进入陈列室的交通枢纽 进入陈列室的前奏
进厅可分为前厅式、中庭式、走廊式与过厅式四种形式。前厅式与中庭式的进厅在入口层可以兼作陈列室的序厅。此外,还可能与门厅合而为一,兼有门厅与进厅的双重功能。
门厅、进厅可以依靠空间的构成、色彩、光影、材料、装饰等表现博物馆的主题、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力,它集功能性、艺术性、象征性、趣味性于一身。
三.其它公共空间
观众服务设施包括问询处、存衣、小件寄存、纪念品销处、书店、餐饮、小卖部、休息、厕所等。
第二节 陈列室平面设计 一.陈列室的平面布局形式
陈列室的类型与它的参观路线有关,可分为口袋式、穿过式、混合式三种类型。
二.陈列室的陈列布置形式
博物馆的展品分为平面展品与立体展品两大类。
展品在陈列室中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周边式陈列、独立式陈列和混合式陈列三大类。展品陈列布置的形式关系着参观路线的合理组织。
1.周边式陈列——1)单线陈列
2)双线陈列
2.独立式陈列——
3.混合式陈列——
1)三线陈列
2)灵活陈列